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通榆信息港 2022-09-19 450 10

儿童绘本篡改历史:我们放火烧圆明园?美国人救火?需要彻查问题

友情链接出售

毒教材、不雅插图已经震惊了诸多网友,许多网友已经表示要回去认真检查儿童读物的内容,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果不其然,这一检查问题频繁,5月30日,广州一名家长在检查一本儿童绘本时,发现了篡改历史的现象。

这一本被篡改历史的儿童绘本叫做《幼儿趣味中国历史绘本-清》,内容来自于第197章火烧圆明园。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语音读本,发现文字内容并没有存在什么问题,问题出现在绘本的插图上。来自“万年县融媒体中心”的官方抖音号爆料,这本儿童绘本出现严重的篡改历史的问题。

在这套儿童绘本当中,身穿满清历史服饰的清朝人手持火把,躲在圆明园后面偷笑,而两个身穿黄色消防员服装、背后隐者USA的人提着木桶要去救火。疑似传递清朝人自己放火焚烧了圆明园,而美国人则是帮我们救火。我们的消防服可不是黄色的,而美国的部分消防服是长成这样的。

这本儿童绘本是谁出版的?

这本儿童绘本在2019年8月份上市,至今依然能够找到当初这本书的宣传文稿,当初上新时以“成就权威儿童历史启蒙书”作为宣传口号,从策划到成稿,整整历时两年之久,反复修改无数次,只为将繁琐的历史进行通俗趣味化的演绎,并让你耳目一新。

并且,在某购物平台上列出了这本书的最大卖点,就是绘图。一个以绘图作为最大卖点的图书,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并且号称经过两年的反复修改,似乎非常不应该。这本书笔者并没有发现绘图人的姓名,按照宣传渠道,全书的作者都是原故宫博物院的原副院长陈丽华,并且经过北师大历史学院的名师审定,口号是系统、严谨。

除了篡改历史,还有什么问题?

就这么一个名师加持的作品,并且赠送了语音读本,号称纸张精美、制作精良,用料都是环保材料,定价应该多少钱呢?首发时9块钱,目前某购物平台6.6元每本,目前处于缺货状态。

名师加持加上制作精良,尽管只有48页的作品,但是定价6.6元似乎也太低了一些,要知道这本书可是纯彩绘的作品。目的是为了薄利多销么?或者销量不佳不得已降价销售么?不得而知,但是从该购物平台上,看这本书已经累计了2000多条评价,尽数好评。

如果是刷单刷出来的好评,那么这本书的成本实际上可能更高。OK,我们不纠结定价方面的问题,我们回到这本书的出版,这本书的作者许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买过《故宫日历》的伙伴可能有点印象。

她就是我们《故宫日历》的作者,而故宫日历也一如既往地延续了上面儿童读本的手绘风格。陈丽华在故宫的主要工作除了编撰,就是负责陈列展览和研究,曾经独立主持了国内外陈列展览近二十个。

文化入侵的又一实证

在没有相关证明之前,恶意揣测都是造谣生事,毕竟出版界挂名出书博取噱头的做法大有人在,我们也曾经看到许多明星在代言时不幸中招,陈丽华本人或许并不知情,暂时只能认为或许,因为并没有定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教辅书出现问题,并且出现不良价值观、篡改历史的插图、文案,我们基本已经可以认定一个事实:我们正在遭遇大规模的文化入侵。

我们都知道文明是具备排他性的,不同价值观的碰撞通常都是以同化、消灭为目的,几天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表示:出生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戚院士出生在东北日占区,而日占区推行奴化教育,要求全部小孩必须上日语课,对话也要使用日语。

长此以往受到价值观的熏陶,自然对国籍就开始模糊。我们也知道印度废除了种姓制度,可是种姓制度早已经深入人心,制度上废除了思想上根本无法废除。这就是文化入侵的重要性,要知道种姓制度也是外来文明入侵的产物。

四大文明古国只有我们中国依然屹立不倒,关键就在于我们的价值观一直具有传承,我们的文明火种从来不曾熄灭,而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的文明火种已经被欧美野蛮文明的洪水所浇灭了。

未来的战争是无形的

我们都知道,战争通常是具有破坏力的,但是随着地球村概念的形成,未来的战争通常都是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贸易战争、金融战争将会成强国之间角逐的主战场。从根源上改变认知,通常会更加致命。

借用柏拉图的洞穴之喻给大家敲响警钟,而这个洞穴之喻在欧美广为流行,是他们改变认知的主要手段:有一处地下的洞穴,洞中困着一群自幼生长于斯的囚徒,囚徒们全身都被牢牢固定,不能转头、不能走路,全部面对洞穴内部。忽然有一天,一个囚徒挣脱束缚走出洞穴,看见阳光、花香、青草,他再也不愿意回到洞穴之中了,可是惦记洞穴之中的囚徒,于是返回洞穴打算救人一起出去,可这些已然习惯洞中生活的囚徒却想抓住他,认为他已经变坏了,甚至还想杀掉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通榆信息港  

© 2015-2020 Powered by 通榆信息港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