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通榆信息港 2022-09-25 450 10

医生紧急提醒:猴痘“突袭”重庆,儿童感染最危险!这4个措施请做到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新生儿护理

9月16日,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成为中国首例猴痘病例,瞬间引爆热搜。

该病例为自国外中转重庆入境人员,在按规定进行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离期间,发现皮疹等症状。大多数人对这个消息极其关注,毕竟之前猴痘在国外多地广泛传播,国内仍是一片净土。更主要的是猴痘病人所表现的症状引起的视觉冲击更令人毛骨悚然。

划重点

1、猴痘有哪些症状?为何要特别避免孩子感染?

2、家长不必过于恐慌,病例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目前疫情传播风险低。

3、如何识别猴痘症状?

4、有没有猴痘疫苗?有没有特效药?

5、该如何做好日常预防?

猴痘的症状和风险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说法,8岁以下的儿童患猴痘严重症状的风险更大,尽管在这次爆发期间的猴痘症状总体上是轻微的。最明显的症状是典型的丘疹样皮疹,但其他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和背痛、淋巴结肿大、发冷和疲惫。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该病毒还可能引发呼吸道症状,如喉咙痛、鼻塞或咳嗽。

与其他疾病一样,新生儿或刚出生后头几周的极年幼儿童由于免疫系统较弱,可能很容易受到伤害。他们可能会面临严重疾病的风险。但是由于这次疫情期间儿童确诊病例很少,因此很难确定。然而非洲国家有5人死于该病毒。

2007~2011年,在刚果确诊的216例猴痘患者中,11岁以下儿童占45.4%,而且死亡病例全部是儿童。

也就是说,儿童是猴痘的易感人群,也是发生重症、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儿童病例不多,就放松警惕。

家长们不必过于恐慌

目前,根据报道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已开展猴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国家和市级专家研判,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集中隔离,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

新冠疫情防控的“外防输入”措施,为防止猴痘疫情输入,发挥了重要的保护屏障作用。这次重庆报告中国大陆“首例”猴痘病例的发现,就是在新冠防控入境“7+3”隔离措施中发现的。

如何识别猴痘症状?

从病人的临床表现来看,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

这次猴痘疫情暴发主要发生在非传统的流行地区,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偏多,而且病情相对较轻,几乎所有病例都出现皮疹或皮肤损害,且皮疹病变主要局限在生殖器、会阴、肛周或口周区域,通常不会进一步扩散。

约一半以上的病例出现发热、疼痛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果不能获得及时的医疗服务,可出现死亡。

是否有疫苗?

迄今为止,猴痘的全球暴发已在80多个国家/地区导致超过24,000例感染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遏制该疾病并防止其在非洲以外地区流行的机会正在快速减小,而疫苗可能是关键遏制手段之一。

目前尚未研发出专门针对猴痘的疫苗,但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相似性,具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也就是说,曾经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对预防猴痘具有保护作用。

猴痘如何治疗?

很遗憾,目前对于猴痘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猴痘为自限性疾病,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为主。

该如何预防宝宝感染猴痘?

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猴痘感染,也作为我们日常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建议家长朋友们:

1)自己和孩子都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

2)自己和孩子都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回国的人发生肌肤接触;

3)要注意做好手卫生,戴好口罩,总之可以继续严格按照预防新冠的生活习惯继续预防猴痘;

4)使用公共厕所,包括出差住宿宾馆的厕所,如果使用坐便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坐便纸,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用酒精湿纸巾或蘸热水的纸巾擦拭后再使用。

来源|重庆儿童医院感染科、人民日报等综合


企业宣传片制作方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通榆信息港  

© 2015-2020 Powered by 通榆信息港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