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通榆信息港 2023-02-12 450 10

林彪为何反对志愿军入朝?周总理严厉批评,毛主席一语道出真相

合金网兜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1950年10月1日,正值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阅兵大典上,毛主席接到了一封特殊的电报。

看到这封电报后毛主席虽然神情并无波动,但在当天典礼结束后,第一时间召开了中共中央高级将领会议。

这封电报的内容正是联合国军队跨过了三八线。而在会议上关于朝鲜战场的问题,各将领都有着不同的意见。

其中林彪的反对声音是最强烈的,可他为什么要反对志愿军入朝参战呢?中间又有着哪些故事发生?

朝鲜战争爆发,国家主权受到挑战

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条约规定,朝鲜半岛被以北纬三十八度经纬线分成了两个部分。以北是苏联的受降区,以南是美国的受降区。

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下,南北两地开始了自己的经济建设。

而在当时的世界舞台上,美苏两国正处在互相竞争的状态。在社会制度上,两国是世界上两种不同政体的代表国。

所以朝鲜南北两地的建设程度,也反映出了两种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问题。

如果依据开罗宣言,那两国的义务是把分裂的朝鲜半岛整合成一个政府。

但现实则是,在1948年8月份、9月份,分裂的朝鲜南北政府就先后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使得三八线真正成为了国界线。

一片土地两种政权、两种社会制度,其背后还各自有着超级大国的支持,那么摩擦也是在所难免的,南北政府都想把对方吞并、完成统一。

于是1950年,北朝鲜政府在苏联的默许下,开始向南韩政府进军,并用极短的时间就解放了汉城。

相比于朝鲜军队的锐不可当,韩国军队明显就陷入了萎靡之中,见此情形,韩国总统李承晚当即向美国求援。

杜鲁门在接到韩国政府的求援后,马上在联合国会议中,将朝鲜对韩国的战争定义为不正当的战争行为。

同时联合16个国家,派出“联合国军”入朝,帮助韩国军队进行抵抗战争。

在联合国军队到达后,战场的局势也呈现出一边倒的状态,朝鲜军队在顷刻间就被逼退回了北纬38°线附近。

可“联合国军”在逼退朝鲜军队后,还有着向前继续推进部队的打算。我国对此发出警告,一旦美军敢越过三八线,中国不会再保持武力沉默。

美国不但没有将我国的警告放在心上,还派出舰队在我国台湾海峡附近徘徊,防止我军趁机收复台湾。

美国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是在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为此毛主席还特意发表了一场名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站起来”的讲话,让全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人民,能够共同抵制美国这种强权主义的做法。

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却罔顾于其他国家主权的领土完整性,他们的炮弹轰炸,甚至炸到了我国的东北边境上,给边境地区人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鉴于联合国军的行为,周总理也再次对他们发出了警告。

面对中国的警告,杜鲁门政府也害怕事情闹大,害怕中国真的参战。

在杜鲁门举行的小型会议中,美国很多高级将领,都将麦克阿瑟攻击中国东北边境的行为比作疯子行为。可大多数美国将领,还是对中国会入朝参战表示不太可能。

关于是否入朝参战的决议

于是在1950年10月1日的时候,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队跨过了三八线。至此我国的东北边境安全开始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联合国军”不断的攻势下,朝鲜人民政府军队的活动范围也在不断缩减。朝鲜也开始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求援。但是面对朝鲜的求援,苏联却表示不会派兵协助。

因为这个时期的美苏两国,早已经不是二战前的美苏了。双方都有了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武器——核弹。

而且二战后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和平发展,苏联也害怕一旦下场,会使得战争全面扩大,三战会一触即发。所以苏联和朝鲜的目光,都投向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

其实早在“联合国军队”越过三八线的情报传达给毛主席前,斯大林就曾给毛主席去过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是询问如果朝鲜战场一旦发生变故,新中国是否有能力援助朝鲜。

现在变故已然发生,原本局势大好的朝鲜战场瞬间反转。“联合国军队”已经越过了三八线,如果任由他们长驱直入,在鸭绿江边布下重兵,新中国的处境又该如何?

那一天,毛主席坐在屋子里沉默了很久,手中的烟蒂一根又一根地落下来。

根据后来的党史记载,这次的抉择是毛主席一生中第二次纠结的抉择。第一次是1946年时,思考是否跟国民党全面开战的时候。

在最后一根烟头燃尽后,毛主席的心中也有了决断。但是入朝参战这个问题太过重要,必须要由一众中央领导商议决定。

10月2日会议展开,在这场会议上,中共中央领导人、高级将领共聚一堂。气氛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众人都紧锁着眉头,没人说话但各自心中也都有着猜测。

周总理主持此次会议,并将联合国军队跨过三八线,这个消息传达下去后,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因为我国事先就已经给出了警告,现在“联合国军队”视我国警告于无物,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威胁到了我国的边境安全,还践踏了我国的尊严,面对这个情况我国必须给予回击。

但在会议的第一天,各级将领对于开不开战这个问题,还是处于回避状态。

10月3日,朝鲜首相的求援电报也已经到了毛主席的手中。毛主席决定扩大会议,而对于是否向朝鲜派出志愿军这个问题的回答,反对票还是占据了多数。

很多将领反对出兵的原因也不是畏战,其实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况且1950年的新中国的社会格局还不算稳定,当时更多的中央领导,还是以新中国为立脚点去看待事情。打和不打这个问题说着简单,但是决断起来实在太难了。

如果打,要知道那个时期,新中国的西藏地区还没有解放,而且在国民党部队败退台湾时,蒋介石也下了命令,让国民党特务潜伏起来,勾结地方土匪扰乱地方治安。

现在贸然出兵,不仅会使得好不容易得到和平的老百姓重新陷入战争的恐慌,而且也会滋长反革命势力的猖狂气焰。

可不打的话,我国的边境安全又得不到保障。一旦这种行为得不到制止,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

为此毛主席的想法是一定要战!而且不仅要战,更要战出气势,战出威风!告诉世界新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揉捏的面团了。

其实早在会议开始前,针对于战不战的问题,毛主席就与周总理有过一次深刻的探究,两人一致决定要出兵。

但是怎么劝说大家同意,谁带兵?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首先就是要劝说众人同意,在10月4日政治扩大会议开始后,毛主席就很清楚地告诉各位高级将领:

“现在局势已经很明朗了,美帝国主义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应该拿个章程出来了。”

朱总司令、聂总长也在第一时间就响应了开战决议,但响应开战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人,很大一部分人都秉承着慎重的心理,以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阐述了不开战的理由。

而反对派将领中最为积极的就是林彪,为此他还被周总理严厉地训斥了一通。

林彪的不开战理由是从两国军事力量方面进行对比的。

按照他的想法,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士兵也有着出色的单兵作战能力。且他们还有飞机可以进行长线空投补给和对空侦察。

可对比我们,一旦新中国选择入朝参战,不仅要面临长线补给问题,而且士兵大多对于地形不熟悉,且武器装备我们也处于弱势。

一旦开战可能就要面临失败,到时候万一美国向东北进军该怎么办。

这几个问题出现后,众人又陷入了沉默当中。

有不少将领就表示如果不开战的话,也可以尝试在鸭绿江周边进行布军,说不定美国在看到我国重兵布防后就会退缩,这一场战斗或许可以避免。

可是毛主席对于众人的观点却一直不予评价,他的目光放在了一直都没有表达过看法的彭老总身上。

10月4日当晚,彭老总一夜难眠,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对是错。直到10月5日清晨,一大早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就找到了彭老总,对他表示毛主席希望能与彭老总见上一面。

彭老总与毛主席会面后,双方也交换了对战局的意见和看法。

通过毛主席的话,彭老总已经清楚了毛主席的思考和决定了。于是毛主席在对彭老总进行询问后,彭老总也对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得到彭老总的肯定后,毛主席的心里也安定了下来。

于是在下午召开的扩大会上,彭老总率先表态:

“打!一定要打!就算把国家经济打得倒退,我们就当晚一点解放。到时候大家一起建设!可要真让他们把兵放到了鸭绿江了,放到了台湾岛,那就不是晚点解放可以形容的了。到时候不是他们想干嘛就干嘛吗!”

在彭老总讲话结束后,毛主席也开始了他的讲话,他首先肯定了各个将领在前几次会议中所提出的问题。

同时又对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得到众人认可后,最终一锤定音决定入朝参战。

选将上的抉择

是否入朝参战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要定的,就是入朝参战的主将人选问题。

其实早先毛主席心仪的人选,是开国十大元帅中最年轻的林彪。

可是林彪在进军朝鲜的会议决策上,所持有的悲观态度让毛主席有些动摇。

甚至在作战决策定下来后,林彪还是坚定地表示不要出兵为好。这种消极态度让脾气温和的周总理都有些恼怒了。

要知道大战前军心是极为重要的,有些事情可以持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是该私下说的,也还是要私下里去说。对于林彪这种战前消极态度,周总理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他。

虽然对于周总理的训斥,林彪表示会虚心接受,但是在态度上却没有任何改变。

他曾次打报告表示自己在抗战时期受了伤,留下了后遗症一直没有好,对于带兵作战实在没有能力。

后来毛主席对周总理也说明了,为什么林彪不支持抗美援朝战役:

“林彪的四十三军在东北,肯定知道一些情况。怕打不赢,不敢打很正常。虽然最开始我确实看重他,不过从这次看来,他在战略大局上还是太短浅了。何况他也确实有伤,畏光、怕风,还怎么打仗嘛。他就算了!”

可林彪不能挂帅,志愿军的进军任务也不能因此耽误,故此毛主席只能另选他人。

慎重考虑之下,毛主席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付给了擅长艰苦作战的彭老总。

其实要说彭老总的身体状况也算不得太好,长年的征战已经让他满身伤病。

所以在出征前,彭老总对于能不能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也是持有悲观心理的。

可为了保护祖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在毛主席的命令下达后,彭老总还是义无反顾地带领军队入朝参战。

1950年10月25日,在彭德怀总司令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揭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这场战斗开始前,苏联拒绝提供空军支援,也拒绝给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武器装备,麦克阿瑟更是放出了圣诞节前结束战斗的狠话。

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新中国,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强大的毅力和出色的战斗力,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在长津湖战役战报传到斯大林手中后,斯大林都为之震撼。他不敢相信在极寒的天气下,竟然真的会有人能够穿着单衣吃着土豆坚守阵地28天。

中国人民志愿军,这群最可爱的人,用血肉之躯铸造了一个新的长城。

在新中国前,世界对于美国的印象都是不可战胜的,但是在新中国后,这个神话被打破了。

苏联更是火速将三十六个师的战略物资送给了志愿军,还派出了空军力量帮助志愿军。

有了苏联的帮助,我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弥补了最后一个短板,此后更是捷报频传,无数的战斗英雄涌现。

抗美援朝后,世界各国再也不敢小看新中国,新中国的将士们用血与火,在朝鲜的冰天雪地中谱写出了胜利的赞歌。

在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了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在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通榆信息港  

© 2015-2020 Powered by 通榆信息港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