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通榆信息港 2023-02-23 450 10

美媒:拜登勇敢面对中国,这非常好,但代价是不是也太大了一点?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评论家约翰·菲赫里发表文章《拜登没有贸易议程》,指出拜登面对中国是“勇敢”的,还评论说“这非常好”,但话锋一转又指出这么做“代价也相当大”。

此文并不认为强硬对待中国是错的,但同时美国正在继续搞贸易保护主义,而拜登恰恰是一个“保护主义者”,于是变本加厉只顾关闭贸易大门,没有推进贸易的议程。

相比之下,上届总统特朗普尽管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但他毕竟还在其他国家做了一些事,比如和韩国达成贸易协议。

如今美国国内物价大涨,许多工作岗位丢失,是因为美国主动在脱离国际贸易,但兴盛的国际贸易不会因为美国的退出就停止。今年有一位“冷战老人”,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世了,而拜登与戈尔巴乔夫一样是“冷战老人”。与如今拜登思维僵化、自以为是一样,戈尔巴乔夫也是如此把苏联搞到穷途末路的。

比如根据历史学家的说法,里根的星球大战(SDI)计划本来并没有吓着戈尔巴乔夫,他得出结论认为:“美国指望我们也建造一种同样昂贵的系统如SDI,同时希望他们将运用其技术优势赢得这场竞赛。但我们的科学家告诉我,如果我们想捣毁或抵消美国的SDI系统,我们只需花费美国人计划要花费的十分之一的费用就可以了。”与增加对新武器的投入相反,苏联人实际上正处于削减的过程中。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苏联武器采购支出修正后的估计表明,实际年增长率只是微不足道的1.3%,而不是中情局此前报告给总统的百分之四到五,苏联人对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拨款实际上下降了40%。对国防部长温伯格来说,这些估计在意识形态上是不可接受的,于是他将其退回中情局。在那儿局长盖茨“命令苏联分析处给温伯格发去一个备忘录,内容聚焦于苏联的经济实力。”

事实上,美国情报机构并未看到苏联的危机正在到来,也从来没有就戈尔巴乔夫采取的主动行动为政治领导人提供准确的估价。

1991年8月,苏联最终被一场国内政变所压垮,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自己发动的一个内部的合法性丧失的过程,美国与之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但却将“冷战胜利者”的勋章贴在自己胸前,直至近年中国崛起。


网址大全 https://www.4zv.cn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通榆信息港  

© 2015-2020 Powered by 通榆信息港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