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通榆信息港 2023-03-08 450 10

通胀只有2.8%,为何我们却觉得东西都在涨价?白菜都要吃不起了!

通胀只有2.8%,为何我们却觉得东西都在涨价?因为市场上的货币一直在保持着一个小幅的速度,流通的钱不断增加,逐步积累,如果商品生产的速度跟不上的话,东西自然就变贵了。现在网络上和人们常说的“通胀”,大多是指集中刻意放水造成的,放得太多,就像美国一样,如果不放,就会发生通缩,比通胀还麻烦。这个“度”非常不好控制,所以我们才会采用一种“中和”的方式,就是控制一个合理范围的小幅通胀,自2012年以来,我国的M2增速在以年化10.8%的速度增长,其中一部分钱用于投资生产,变成了GDP增速,一部分用到消费,变成通胀。在市场上,钱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是用于度量商品和服务价值,作为交换的媒介使用,有价值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实物商品,和通过劳动提供的服务。在商品的数量和服务质量没有大幅增长的时候,钱过度的增加,会形成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手中的财富缩水,同样20元钱,上个月能吃一碗面加两个蛋,这个月就只能吃面了,下个月可能就只能点小碗了。二是打击人们劳动生产的积极性,试想人们一旦觉得东西变贵了,自己的存款放在银行都贬值,很快就会丧失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积极性。满脑子想着跳槽、换工作,或是找上司加薪,当人们都不愿靠辛苦工作增加财富时,其结果就是整个经济的衰退,我们现在的处境就有些类似。但并不是因为通胀,而是货币投放的量,大多企业不愿意投资,结果用于消费的资金变多了,导致人们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但这并不是通胀造成的,假设我们现在大量收回投入的货币量,很快会发现商品变多,钱变紧张了,东西便宜了就好了?到时你就会发现,赚钱非常难,手里这点钱异常珍贵,根本不愿意随意花掉,人们会更加愿意放到银行,享受更高的利息。

如果人人都这么想,没人消费,企业就活不下去了,接不到订单,没有收入,甚至发不出工资,就只能裁员,裁掉的人失去了收入,更加不敢消费,就此进入恶性循环。这才是国家担心的,相比现在的通胀还能控制,那就提振企业投资,推动人们消费,把流通的钱用起来,而宽松的货币环境,也会保证“水”不会断。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回到那个稳定的“度”,届时经济的增速加快,就算商品上涨,人们的收入也在上涨,而房价只会被压制,待人们的收入翻两三倍后,再回来看就不一样了。


抖音充值便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通榆信息港  

© 2015-2020 Powered by 通榆信息港 X1.0

微信扫描